2011/11/29

Peopleware 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 by Tom DeMarco、Timothy Lister

不同於一般管理的書籍提供的一些制式化管理的方法,希望套用一種方法論,解決掉所有可能遇到的管理問題。這本書強調「人」,一直在變化,沒有固定特性的人。

尤其在軟體產業,硬體的成本耗費所佔的比例很少,所有的成本耗費,最主要消耗在人力成本上。而人力又是最難估算出成本效益的,沒有一個適當的方式,可以評斷到底某一個人、團隊,產出的產值有多少,耗費掉的時間成本有多少。

正因為腦力密集產業要管的是員工的「腦力時間」,人是最難被管理的,本書提供的論點是,管理階層必須想盡一切辦法,不管是體制內或是體制外的方法,解決掉這些人在工作上所會遇到的問題,例如:如何提供最適當的辦公室工作環境,並符合每一個人不同的需求,如何排除所有的干擾,如何最大化員工「神馳」狀態,如何讓適當的人做適當的工作,如何創造一個專業的工作團隊,如何讓員工樂於工作,提昇產值,打破制式化的流程改善計畫,如何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。

書本裡提到了「干擾」的問題,人在辦公室裡面工作時,遇到干擾的狀況很多,電話、主管的詢問、跟同事聊天、msn、另一個人大聲講話討論事情等等。我們沒辦法像書本的建議一樣,可以把整個團隊拉到辦公室之外的一個完全沒有干擾的地方工作,也沒辦法自由地重新規劃辦公環境,因此難以避免會遭遇到干擾的狀況,這時候,就只能訓練自己面對這樣的問題。

一般programmer都在耳朵裡面塞上耳機,播放著聽不懂的英文歌,或是自己喜歡的音樂,其實這是「白噪音」的作法,創造一個固定的噪音,藉以隔絕外界的噪音干擾。因為是自己可預期的連續聲音,其實大腦並不會專心在音樂上,而是讓自己進入programming的神馳狀態。

我曾經在面試時,被問到以下的問題:如果同一時間有2~3件事情需要你去處理,請問你應該怎麼做?標準的答案就是:要先區分事情的優先順序,然後逐一完成。但接下來,又被問到一個問題,不同的問法:你能不能同時處理很多事情?

因為是面試,多數人的答案都是防禦性的回答,都還是會說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但我記得我那時候的回答是:「不行!」原因是什麼呢?

因為人只有一個大腦,「人在某一個瞬間,都只能想一件事!」但這件事,可以切換。當切換的速度越快,人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,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不過當時間刻度縮到非常短的時候,人還是只能想一件事,絕對不可能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

比較會做事的人,切換工作的技巧比較好,所以可以在一段時間內,就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如果是切換事情的技巧比較差的人,一旦被指派到2~3個工作時,就會發生品質與產值低落的狀況。所以要訓練自己加快切換工作的速度,讓自己進入工作的時間縮短,才會成為一個有效率的工作者。

在單核心的CPU中,不同的process要切換時,會先將PCB存起來,然後載入要執行的另一個PCB(也就是 context switching),在jvm multithread的環境中,也是用類似的方法,回先將該thread所參考到的資料,由記憶體中複製到thread,處理完畢後,再存回主記憶體。

其實在電腦中,要讓CPU可以多工,必須搭配一個記憶體,不管是內部或是外部的記憶體來輔助做工作的切換 context switching。人只有一個大腦,不具有多核心的狀況,記憶體可以是在大腦的另一部份,或是寫在紙上,寫在筆記簿中,寫在一個todo list文件裡作為工作切換的外部記憶體。

如何善用這樣的外部記憶體,讓自己更熟悉工作切換的技巧,這會讓我們更能適應一般的辦公室環境,用更有效的時間,產生更高的工作產值。

《Peopleware: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》: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論
經驗與管理的迷思
Peopleware: 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書摘:Peopleware 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Peopleware: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書摘─Peopleware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