去年底曾寫了篇有關concept mapping的文章,今天在網路上逛街時,看到這個人把concept/mind mapping運用在他生活的每個地方(矇矇的心智圖),像這樣子瘋狂的運用方式,我倒是第一次見到,也可以說是無所不用,但仔細想想,這種概念圖應該要怎麼用才最恰當呢?
我覺得
1. concept mapping不適合撰寫細節,例如旅遊的心情記錄來說,面對一些事件,心裡面所感受到的情緒,並不適合分為一點一點的items來寫,感受的文字敘述應該是一大片的、整體性的。
2. concept mapping不適合描寫有時間順序的事件,例如旅遊通常有時間性的,第一天去某個地方,第二天又如何,所以從map中心發射出去的四天行程,並不是平行的,因為二天永遠比第一天還晚發生,而且有一定的順序。
3. 跟上一點同樣的理由,個人的計畫或是行程表,不適合以concept mapping表示,這時候可以轉化為Tree狀的mind map,輻射狀的表示法轉化為Tree時,就產生了時間順序
至於我心目中最理想的畫面應該是,類似Acrobat PDF Reader一樣,左邊是事件的concept mapping,如果有時間性的話,就改為Tree的表示方式,(或是左邊描述整個事件的concept map,右邊則是事件細目的時間表,另外還需要中間),也就是事件的文字敘述,是一個段落一個段落的文字串接在一起的。
對應到多元智能學習,也就是認知、技能、情意三種學習目標來說,認知等同於左邊的concept map與右邊的timeline,情意等同於中間的文字敘述,技能就是這三個部份互相cross reference的關係。
教科書很適合在每一個章節最後面,畫出一張concept map描述整個章節的概念架構,目前我只有看過這一本教育測驗與評量 - by 余民寧是這樣寫的,這種書看起來架構非常地清晰,知識傳遞也比較不會失真,如果有幸我能夠寫書的話,我也要像他看齊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