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1/11/29

Peopleware 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 by Tom DeMarco、Timothy Lister

不同於一般管理的書籍提供的一些制式化管理的方法,希望套用一種方法論,解決掉所有可能遇到的管理問題。這本書強調「人」,一直在變化,沒有固定特性的人。

尤其在軟體產業,硬體的成本耗費所佔的比例很少,所有的成本耗費,最主要消耗在人力成本上。而人力又是最難估算出成本效益的,沒有一個適當的方式,可以評斷到底某一個人、團隊,產出的產值有多少,耗費掉的時間成本有多少。

正因為腦力密集產業要管的是員工的「腦力時間」,人是最難被管理的,本書提供的論點是,管理階層必須想盡一切辦法,不管是體制內或是體制外的方法,解決掉這些人在工作上所會遇到的問題,例如:如何提供最適當的辦公室工作環境,並符合每一個人不同的需求,如何排除所有的干擾,如何最大化員工「神馳」狀態,如何讓適當的人做適當的工作,如何創造一個專業的工作團隊,如何讓員工樂於工作,提昇產值,打破制式化的流程改善計畫,如何建立一個學習型組織。

書本裡提到了「干擾」的問題,人在辦公室裡面工作時,遇到干擾的狀況很多,電話、主管的詢問、跟同事聊天、msn、另一個人大聲講話討論事情等等。我們沒辦法像書本的建議一樣,可以把整個團隊拉到辦公室之外的一個完全沒有干擾的地方工作,也沒辦法自由地重新規劃辦公環境,因此難以避免會遭遇到干擾的狀況,這時候,就只能訓練自己面對這樣的問題。

一般programmer都在耳朵裡面塞上耳機,播放著聽不懂的英文歌,或是自己喜歡的音樂,其實這是「白噪音」的作法,創造一個固定的噪音,藉以隔絕外界的噪音干擾。因為是自己可預期的連續聲音,其實大腦並不會專心在音樂上,而是讓自己進入programming的神馳狀態。

我曾經在面試時,被問到以下的問題:如果同一時間有2~3件事情需要你去處理,請問你應該怎麼做?標準的答案就是:要先區分事情的優先順序,然後逐一完成。但接下來,又被問到一個問題,不同的問法:你能不能同時處理很多事情?

因為是面試,多數人的答案都是防禦性的回答,都還是會說可以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但我記得我那時候的回答是:「不行!」原因是什麼呢?

因為人只有一個大腦,「人在某一個瞬間,都只能想一件事!」但這件事,可以切換。當切換的速度越快,人就可以在一段時間內,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不過當時間刻度縮到非常短的時候,人還是只能想一件事,絕對不可能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

比較會做事的人,切換工作的技巧比較好,所以可以在一段時間內,就同時處理很多事情。如果是切換事情的技巧比較差的人,一旦被指派到2~3個工作時,就會發生品質與產值低落的狀況。所以要訓練自己加快切換工作的速度,讓自己進入工作的時間縮短,才會成為一個有效率的工作者。

在單核心的CPU中,不同的process要切換時,會先將PCB存起來,然後載入要執行的另一個PCB(也就是 context switching),在jvm multithread的環境中,也是用類似的方法,回先將該thread所參考到的資料,由記憶體中複製到thread,處理完畢後,再存回主記憶體。

其實在電腦中,要讓CPU可以多工,必須搭配一個記憶體,不管是內部或是外部的記憶體來輔助做工作的切換 context switching。人只有一個大腦,不具有多核心的狀況,記憶體可以是在大腦的另一部份,或是寫在紙上,寫在筆記簿中,寫在一個todo list文件裡作為工作切換的外部記憶體。

如何善用這樣的外部記憶體,讓自己更熟悉工作切換的技巧,這會讓我們更能適應一般的辦公室環境,用更有效的時間,產生更高的工作產值。

《Peopleware: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》:以人為本的管理方法論
經驗與管理的迷思
Peopleware: 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書摘:Peopleware 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Peopleware: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書摘─Peopleware腦力密集產業的人才管理之道

2011/11/9

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 by 尼克‧比爾頓

身處於資訊科技發展的浪潮中,我們由資訊的石器時代慢慢進入了農業與工業時代,我們是一群資訊移民。但是新一代的使用者,在一生下來就擁有了高速且開放的網際網路,有著高工藝結晶的手持裝置,這是一群數位原民。隨著時間往前推移,數位原民慢慢地增加,而數位移民在不斷地掙扎與衝突中,努力地往數位化移動,這一切都在這十多年內發生,非但無法停下來,還在繼續往前推進。

因為數位化,使得個人取得資訊的成本降低,產出內容的來源一瞬間增加了很多,而讀者也需要花更多時間去消化這些每天產出的資料,在這樣的狀況下,個人化的設定,讓系統直接幫你過濾出你想要看到的資訊,就不需要花時間瀏覽所有新聞標題了。這也是個人化的主要訴求,因為資訊爆炸,但人的時間與精力有限,適當地減少資訊overloading,變成是所有網路服務最重要的課題。一旦可以精準地發送有效的資訊給使用者,相對地,就代表說,系統可以更精確且有效地做網路行銷。

相對於本書重視的個人化,這個影片filter bubbles則強調,現今的網路服務演算法,都因為過於單純的個人化條件,而間接造成了資訊落差。因為我們不知道被過濾掉了什麼資訊,過濾的過程是由演算法根據個人的瀏覽歷程自動決定的,但這樣的過濾最終還是應該由閱聽者自己決定,我們接收新聞資訊,不僅僅是跟自己的經驗有關的、有興趣的,除了正餐之外,還需要一些特殊的冒險,特別的甜點,這才是完整的一份餐點。就算喜歡吃肉的人,偶爾也會因為被推薦,或是突然被吸引,而想要嘗試一下素食餐廳。

在書中特別提到了foursquare這個服務,作者的市長寶座突然被取代,而在該服務上跟另一個人引爆了筆戰。這是一個LBS服務,加上一了「市長」的概念,還像玩遊戲一樣,有設定了好多達成某特殊條件的勳章,讓玩家對這個服務上癮。目前只看得到英文介面,還沒有中文化。

《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》前言:取消訂閱
移民真的比較好?評《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》
當E化成為生活與文化的元素之一 ─《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》讀後感
一位數位移民的告白
【書筆記】一位數位移民告白及其他
Four Square

2011/11/8

餐巾紙的背後 by 丹.羅姆

當我們在學習製作簡報時,總是會聽到一些建議,盡量使用圖形,不可長篇大論,簡單地條列資料等等,原因在於受話者,接收簡報資訊的人,注意力只能集中一小段時間,必須快速且直接地命中重點,並吸引大家的注意,這才會讓接下來的簡報變得更有效且有意義。

我的履歷表上面第一頁就給出了一張三個小金字塔的簡圖,用以描述我的背景、技術能力、個性及現在的狀態,雖然已經很久沒有拿出來用了,但我覺得這是一個吸引面試考官的一個好方法,這樣的圖形表示並沒有經過什麼特別的思考與整理的過程,單純是靈光一現的產物。

這本書的作者,雖然在書本一開始,提及了好幾個他自己的經驗範例,但可以發覺,他所提到的成功案例,都是作者靈光一現的產物。這本書卻是希望提供一個系統化的圖形思考方法,包含4W+2H,觀看、觀察、設想、展示這四個視覺思考流程,SQUID這五個架構指標,最後描述呈現的方法。

這不代表這樣的系統化方法是沒有用的,反而是告訴我們,要練習基本功夫,把基礎打好了,讓圖形思考變成習慣後,就可以在適當時候,發展出一個曠世巨作。就像是學畫、學寫書法字的過程,先臨摹,練習各學派的內功心法,累積實力後,才能走出自己的路。

作者想要提供一個系統化的方法的心意沒錯,但辛苦的是,讀完後,我還是有點不知道怎麼下手去做4W+2H及SQUID,尤其是要套用這個方法做一些沒有數據資料的思考時,就會因為基礎資料不足,而有力不從心的感覺。或許作者可以再補足,當資料不夠時,要如何進行一個系統化圖形思考的方法。

說不通的,一畫就通~《餐巾紙的背後》 - YouTube

推薦好書"餐巾紙的背後"
視覺化思考餐巾紙的背後- XMind