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/10/21

科普的精神

用了一些時間利用KSEG作圖,畫了不少東西,也更瞭解了歐氏幾何、非歐幾何、尺規作圖的概念,有好多有趣的圖形,都可以運用尺規作圖達成,而「尺規」的過程,通常就代表著圖形裡面的「關係」。我把所有的圖形原始檔,加上一個網頁記錄作圖過程,還不知道怎麼遵循OSS的精神開放出去,要運用這個作圖素材製作教學活動,可能還需要一點時間仔細思考。

教學活動設計,並不能過於強調科技本身,要注意的是要如何引發學生「使用」科技的興趣,傳統的科技人通常會以技術為導向,介紹軟體的功能,並作使用教學,但沒有真正「說出」,這些功能的應用時機,資訊結合教學並不是為了結合而結合,相反地,資訊科技是用來「輔助」教學而已,以作圖來說,「軌跡」功能通常學生無法憑空將軌跡結果想像出來,在教學上,就可以運用,先作理論與想像的教學,再透過作圖軟體印證,這樣的方式來作,重點是,要改變學生思考的方式,並讓他們瞭解到什麼時候可以使用軟體來幫助自己思考。

目前中學生的數學課程,有個大問題在於,不懂得這些數學理論的歷史來源,通常歷史的軌跡會造就不同的理論架構,但這個錯誤非常難以彌補,就老師來說,課程內容的傳達再加上歷史的沿革,會讓課程所需時間再拉長,況且數學課上成歷史課,對中學生及家長來說,有點匪夷所思,老師方面,必須要有更深的數學概念素養,這個方面在我接觸過的數學「正式」課程(包含國小、國中、高中、大學數學系)中,「完全沒有」一個老師可以用「科普」的精神,把學生帶入某個理論的領域中,問題在於老師本身也是從章節內容來瞭解數學,例如指數、對數、圓椎曲線等等,我自己的問題與弱點也在此,但如果能再花時間多接觸一些科普書籍,可能會有更恰當的想法。

資訊科技的教學更常有這個問題,我們在設計軟體的時候,通常會需要使用一些開放的軟體套件,但常常是沒有適當的使用經驗跟教材,官方的文件,也只會有逐項功能的簡介,些許的demo,要學習一個新的技術或套件,通常得花時間搜尋其他網友製作的教學文件,但由於自製的教學文件良莠不齊,又得花時間吸收與過濾,也許資訊科技得更人性化一點,要區分初學者、使用者、進階功能使用者,開發人員也得分測試人員、外掛套件、核心功能,在針對不同的使用者給予不同面向的文件,講起來好聽,做起來難,區分地越細,越不容易面面俱到。到最後,使用者還是得自立自強,靠著強烈的企圖心與意志力,自己尋求答案克服一切困難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