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/7/17

像藝術家一樣思考/反轉思考

作者貝蒂愛德華是一位教導藝術課程的老師,在他教學的過程中,她慢慢地發現繪畫使用的語言,跟平常生活完全迥異的第二種思考模式,在分析的過程中,她發現學校教育教導的語言文字、邏輯、連續的思維模式,都是受大腦左半球影響與控制的L模式,在L模式的影響下,每一個人的繪畫能力停留在小學以前的階段,所以大部分的人都會說:「我不會畫圖。」

但是在現今社會環境的競爭態勢下,需要有越來越多的人,從事創新的工作,不管是技術、管理、行銷或是產品,都要仰賴非正常邏輯性的思維方式去思考問題,這也就是「創造力」的需求。會有越來越多公司,強調每一個員工都要有創新的思考力,無時無刻的創新思維,才能在現在這個激烈競爭的大環境中,殺出重圍創造利潤。

愛德華認為學習繪畫技巧有助於解決問題,而繪畫技巧的思維模式,就是一種形象化、感知的、刺激性的,受大腦右半球影響的R模式。在第一本書「像藝術家一樣思考」中,作者專注於解釋,要如何才能夠掌握繪畫技巧,掌握R模式,一般沒有受過訓練的人的R模式,都屬於潛意識狀態,每一個人天生都具有R模式的思考能力,但都因為學校教育的訓練,讓L模式主導整個人的行為與意識,R模式只會在L模式承認無法控制、不合乎邏輯的時候出現,掌控人的感知狀態。

從L模式轉換到R模式的過程,最簡單的方是就是「倒反畫」,當一個圖像被顛倒放置時,所有的視覺線索都跟L模式裡儲存的訊號相衝突,所以L模式拒絕解譯倒反畫,這時候你會很清楚地發現,圖像裡的線條,空間的大小,每一處細節的線條關係,當我們把某個圖像倒反放的時候,R模式會主導感知,我們就能夠輕易地複製這一張倒反圖,這會跟正的放,然後複製畫出來結果的效果差距很大。繪畫技巧還需要掌握陰形與陽形、瞭解物體的相互比例關係、光與影的變化。而第一本書,就在解釋這些繪畫技巧後就結束了。

然後愛德華在第二本像「藝術家一樣反轉思考」中自己提到,她在第一本書付梓後六個月,突然發現這本書的內容跟一開始設定的目標不同,這才知道她那時候還不曉得自己真正要講的是什麼。所以這本書在一開始就開宗明義講出整本書的宗旨「創造力」,要如何培養創造力,創造的過程歷經哪些階段,擁有創造力,就等於有了另一種觀察事物的方法。

創造的五個階段為初步靈感、累積、孵化、啟發、驗證,其中啟發階段是靈光一現的瞬間,其他階段的時間有長有短,沒有固定的時間長度,初步靈感就是描述感知的過程,透過繪畫的感知訓練,我們學會使用「類比畫(作者在創造這個名詞時,也歷經了創造的五個階段過程)」。

類比畫並不是用任何有意義符號,來抽象化你目前思考的問題,而是用隨意的線條與圖形軌跡,排除詞彙性語言的控制,跟隨著視覺性的R模式語言,把我們內心的思維與情緒顯像出來,也就是線條的視覺語言,作畫不需要事先構圖,just follow your heart。作者的研究發現,許多人在描述相同的情緒時,會有類似的線條語言,例如「喜悅」這個主題,類比畫就會顯示出輕鬆,帶有某種弧度、圓形、向上趨勢的形狀。換句話說,我們使用了類似的R模式語言,因此可透過畫紙上互相溝通。

R模式語言是一種對思維的直接感知,這會跟邏輯的L模式意見相左,但是一般人在作畫時,L模式常會不自覺地出現干擾,這也是所有無法畫出寫實畫的人,所共有的困擾,最後乾脆上了小學後都不畫畫了。

類比畫就是創造的初步靈感這個階段,也就是要試著用R模式語言描述問題,透過問題的類比畫,我們可以解讀問題,深入問題的核心內涵,在「累積」階段,作者重新整理了一本書的資料,說明繪畫的技巧在於五個策略,邊界、陰影、相互比例關係、光與影、完形。

初步靈感跟累積階段的討論描述,作者各花了五章與八章來討論,然後才在書本的最後兩章,討論創造的最後三個過程,當我們無法再進一步向大腦提供資訊時,就進入了隱藏在內心深處的孵化階段,我們必須自己告訴自己「你自己去找答案,」然後就可以作自己的事情,而問題的答案會在某個不經意的時候,突然蹦出來,「A-Ha」我找到答案了,也許是開車上班的時候,也許是在路上逛街的時候。

最後的驗證期,就是要驗證創意的結果,究竟有沒有「美感」,一般創意十足的點子,都會很精簡,所以美感是創意的指導性原則,在這個階段,要勇於接受別人的批評,美感包含了整體、和諧與魅力,當你感受到創意統一和諧的魅力,你自然會知道這是個多麼完美的創意。

如果要更有創造力,就不要試圖變得更有創造力,而是進一步發展大腦中,與創造性思維密切相關的那個部分,大腦的視覺感知模式。這就是繪畫帶來的「創意美學」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