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一個到了另一個世界的的人,都會幻化為天上的一顆星星,每天在高空中看著我們,照顧我們。銀河鐵道是這些人前往星星的專屬列車,同時也連接了現實跟另一個世界。
宮澤賢治詩作《不怕風雨》 讓人直接感受到的,就是一個人的堅強、自足、包容、關懷、堅持。堅強地面對風雨冰雪,自足於簞食瓢飲,不受貪慾,不改其樂,包容異己,關懷周遭社會,堅持面對自我。
作者宮澤賢治在自序中,雖然也自嘲:「在這些故事中,也許有些對您有益處,有的沒有,關於這一點,我自己也無法分辨其中差別。其中有些部份,或許您讀了會覺得一頭霧水,其實我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寫出這些內容。」
或許我們也該順應這樣的想法,把宮澤賢治的故事,當成從未知的異世界代理而來的作品集,就這樣自然地接受這些字句,然後再未來的某一天,回想起故事中人物的遭遇。
沒有艱澀的文字,但每一個字句都讓人有著深刻體會,也因為這樣,才能造就這百年的經典文學。更令人讚賞的,是能推廣並影響到每一個小學生,成就日本的文化根基。
在我現在能想出來的印象中,經典的華人童話故事,似乎都是一些神話故事,例如封神榜,還有一些節日相關的故事,例如中秋節的嫦娥、年獸、老鼠娶親等等。想不出來有類似宮澤賢治這樣淺白但又發人深省的故事或文章,中小學的課文文章中,小學課文都是一些很奇怪的短文,一直到了中學,才開始有一些文言文的賞析。
看了小朋友國語課文學習的東西,除了最基本的識字、寫字、認詞之外,有一部分成語,有一部分我最不能接受的,就是要學習十幾種修辭法,那些單純是文學研究者整理出來的一些修辭專有名詞。
對小朋友來說,從文字裡面去思考作者背後的隱喻,或是引申出來的含意,才是文學賞析的重點,也是讓文化內化影響至每一個人的方式,但是考試引導教學的結果,就是得被迫接受一些學者包裝出來的一些知識。
用童詩去搜尋得到的結果,最知名的作者是林良老爺爺,例如:我喜歡:林良x貝果,孩子的第一本詩歌繪本日記,詩文也一樣淺白,但卻感覺是白描日常的生活,少了一些引導人們思考的空間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