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時訂了「國際觀的第一本書」與這一本「世界真的變了」,結果是新出版的「世界真的變了」先拿到,而且已經讀完了。
國內整天播個不停的新聞媒體,大多全都是台灣境內的新聞,而且一直重複,這其實也跟多數在地化的城市一樣,因為居民的生活環境,大多離不開當地周圍多遠,關心議題自然就只跟這一片土地有關係。其實一般人又不跟日本、美國或是歐洲人互相貿易往來,根本用不上英文,也無需瞭解對方的文化,國際之間的關係,又關我們什麼事。
以前就曾經在公視,看過劉先生的節目,那時候聽他的說明,就瞭解到他是非常會使用市井小民的語言,來說明複雜的國際關係,在講解之餘,都能用我們聽得懂的理由,解釋給我們聽。讀這本國際關係入門書,其實是非常輕鬆簡單的。如果把這本書當作小說也可以,因為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利害關係,檯面上、檯面下互相的角力,都是希望把自己國家的利益最大化,當國家的利益放大了,自然而然就能提昇人民的地位與收入。
因為我們並沒有長期關心與注意國際之間發生的事件,也從未瞭解某些國家的特殊背景,例如中東火藥庫這些國家之間的矛盾情節,光從新聞中大幅報導的特殊衝突事件,是沒辦法真的瞭解他們為甚麼這麼做。讀了這本書,我們可以知道美國、大陸、歐盟、印度、南美、俄國、韓國、日本,這些地區之間的複雜關係。另外國家的領導人,因為選舉而更換時,連帶或影響到這些地方的對外外交政策。這也不是短時間的新聞事件可以深入瞭解的。
除了瞭解局勢的變化之外,另外有一個比較特別的地方,就是領導人的施政方針與風格,直接影響到該國家對外的行事策略,因為民主國家定期的選舉制度,所以連帶影響到國家之間的關係,會跟領導人的任期有關係,而一些共產專制的國家,因為領導強人長期的執政,所以該國對外的行事策略就比較容易被推斷出來,要不然,一些新上任的領導人,在分析與討論的文字中,就只會看到這個人過去在政壇中,到底做了一些什麼事情,來判斷他大概會怎麼做。
這本書以十個段落,解釋現在正在國際間發生的大變化。
1. Obama的上任,改變了美國的反恐政策,對外外交策略,目的是希望美國能在世界上,保持領導地位。但書中提到了美國的金融海嘯完全打垮了他們在國際上的地位,現在的狀況是,美國無法再持續的獨大,而是在不同的領域,就有好幾個強權領導國,不再是美國獨攬大權而已。歐洲雖結合成歐盟,但實質上仍然是許多國家,法國、英國、德國都自認能領導歐洲,但這些國家之間仍然存在歧見,無法團結對外。
2. 中國崛起,成為另一個強權國家。中國在建立國際秩序與振興全球經濟上,扮演了重要的角色。但中國並不急著接受這樣的虛名,另一方面也在展現他的強權姿態。未來中國要如何跟美國兩大強權共生,將會是關注的焦點。
3. Obama將反恐戰爭,從名實不符的伊拉克,改成針對阿富汗,這樣的變化,牽動了他們在中東這些國家的外交策略,究竟能不能打贏阿富汗這場反恐戰爭呢?
4. 紛紛擾擾的中東,能不能在美國的調停下,重現和平的曙光?為了打贏在阿富汗的反恐戰爭,美國必須要改變策略,跟巴基斯坦、伊朗、沙烏地阿拉伯與印度之間來回斡旋。以色列與巴勒斯坦之間,為了耶路撒冷這個聖地的衝突,黎巴嫩跟敘利亞之間的關係,印度跟巴基斯坦長久以來的衝突,巴基斯坦與塔利班的關係。
5. 北韓對南韓劍拔弩張,持續幾次的飛彈試射,與核子試爆,究竟會不會造成東北亞的緊張情勢?北韓在過去,都會在美國大選後,就刻意製造一些衝突事件,希望能引起美國的重視,當時北韓多次的飛彈試射,甚至更激烈的核子試爆,軟禁並判刑美籍記者十二年的勞改,美國都刻意的忽略,終於在柯林頓前往北韓之後,有了突破性的結果,北韓又開始慢慢地跟南韓交好。
6. 大國都來印度洋佔地盤,誰會贏?印度、蘇聯、美國、中國都為了石油供應管道荷姆茲海峽,與麻六甲海峽的戰略地位,在印度洋劃分權力範圍,紛紛在這裡見港口、設立基地。
7. 美俄之間的關係「重開機」,喬治亞、烏克蘭、吉爾吉斯這些小國,處於俄國與西方之間,左右逢源。
8. Obama與反美急先鋒查維茲握手言歡,美國對拉丁美洲的外交政策,有了變化。原本的干預,轉換成讓每個國家自己處理他們的事情。美國不干預拉丁美洲的事務,俄國與中國藉由經濟援助,影響拉丁美洲,伊朗勢力趁機想要進入拉丁美洲,
9. 日本政壇變天,民主黨政府要如何改變日本。日本一改自民黨多年來的腐敗執政,強調以新的制度,要讓民主黨
10.迎接後「京都議定書」時代,國際間的環保思維,要如何運作?
「外交並不是在真空或是想像中操作,而是必須抓住國際的大氣候,在大氣候裡借力使力。」其實這句話的意思,就是要「瞭解敵人、認清自己。」
2010年,中國將與東協十國成立自由貿易區,東協與日、韓,中國與韓、紐、印度,也都在談自由貿易協定。作者的看法是:在 ECFA 中,有機會也有陷阱,如果台灣在ECFA之後要繼續享有優惠,可能會被「香港化」,如果不願意「香港化」,那就必須要更加開放市場,讓大陸貨品進入台灣,這樣可能會加深本土產業的衝擊。不能鎖國,也不能完全開放,收與放之間的拿捏,得靠執政跟主事者的智慧,還得要想辦法有人民的支持。(ps. 最近美國牛肉那件事,我是不贊同開放進口的,兩個原因,第一、狂牛症潛伏期太長而且沒藥醫,美國人不吃內臟,肉也都去骨,不吃的東西可以出口,他們當然很高興,第二、我們不知道,政府到底拿牛肉換到了什麼,也許是不能講的東西,但有什麼東西會比自己的健康重要嗎?)
有這本書的解釋,我看這三個事件,感受就不同了:中國限原材料出口,歐美向世貿申訴,還有美促中齊減碳 否則抵制新氣候協議,奧巴馬訪日在即,日外相取消訪美,中國限制原物料出口,目的就是要箝制其他國家,歐盟與美國的申訴也是希望在國際間,跟大家說是中國沒給我們好處,將來發生什麼事情不要怪我們,但這件事裡面,我還不瞭解為甚麼墨西哥也會在裡面。美國要求中國減碳,其實只是藉口,因為中國是開發中國家,不大可能同意大量減碳,所以美國都是用這個理由來搪塞,讓他們也能不簽署同意執行協議,減碳大都等同於減少消費,然後是經濟衰退。Obama本來就規劃好要訪問日本,而在訪問日本之前,他先放話說日本如果不做好什麼事情,那就看著辦,我們的關係會更惡劣,其實我在想,他們應該也已經知道
,訪問過後會反過來釋放一些友善的消息,營造美日雙方良好的關係,也讓Obama的日本訪問行程有重大突破。
期待收到並拜讀「國際觀的第一本書」的那一刻。
喜歡劉老師的朋友們有福囉!由憶聲基金會主辦免費之「憶聲樂活人生公益講
回覆刪除座」,邀請到劉老師於99/02/27(六)
14:00~16:00在桃園中原大學活動中心主講「生活的談判,談判的藝術」,讓您在新年擁有未來成功的門票!報名請進 http://www.action.com.tw/ActionFoundation