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經閱讀過「我這樣教出資優兒」這本書,也受到「讀經」概念的影響,所以從小朋友兩歲多就開始強迫他,或是用他想看的DVD與卡通交換,要求小朋友讀三字經跟唐詩,還有一本台語童謠,後來小朋友漸漸地抗拒讀唐詩跟三字經,只剩下那本台語童謠,會開開心心地去念它。到最近已經一年多了,雖然他多少記得經文的內容,但只知道讀音,完全不了解經文的意義,是強記下來的,所以我也不強求了。
兩個星期前老婆從娘家拿回二十幾本他小時候唸過的故事書,開始一本一本地念故事給小朋友聽,從第一天一本,越念越多,變成一次要念好幾本,幾天後我就在網路上看到這本「餵故事書長大的孩子」,馬上買了回來看,一個小時就看完了。
這本書的作者,會給小朋友買很多童書繪本,讓小朋友一邊看圖,大人一邊用口語講故事給他聽,他完全是從「美學」教育的觀點出發的,這也是當初我看完「我這樣教出資優兒」,所得到的疑問,美術教育從何教起?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這本書裡。
小朋友一開始對文字完全沒有興趣,只喜歡看圖片,「繪本」的文字很少,主要都是用圖片來表達故事的內容,而文字的用途是什麼呢?就是讓爸爸或是媽媽「讀」給小朋友聽,
自從看完這本書後,我就開始嘗試在小朋友吃飯吃到一半,大人都吃完的時候,就唸一本故事書給他聽,讓他邊吃飯邊聽故事,另外也在睡覺前,念幾本故事書給他聽,每一次要念故事之前,我都會先問他,你想不想聽故事,只有在他回答想的時候,我才會唸。晚上飯後是遊戲時間,這時候他也會覺得不想聽故事,只想要玩球,我們也不強求,他想玩球就讓他玩球。
我發現這樣的方法非常有效,我會要求自己要保持下去,不能中斷,另外也決定要設置買童書繪本的預算,以往我都認為繪本的字那麼少,每一本卻都賣兩百元,好貴,但我現在不會這樣想了,對小朋友來說,圖畫就是他們的文字,就是他們眼中的故事。
我想在作者第二本「培養孩子的英文耳朵」過一陣子推出後,也該買來拜讀一番。
愛孩子也愛自己的7堂課from汪培珽
2007/3/7
2007/3/3
網路服務生態系統 Web (2.0) Service Ecosystem
Ecosysetm這個名詞原本是用在生物界中,但其實就是在描述一個自成一個體系的環境與世界,在Understanding Software Industry Ecosystem這篇文章中作者提到,Cambrian explosion(寒武紀生命大爆發)的時候,短短200萬年間產生了許多高等生物以及多樣性的物種,然而這些生物為了在Natural Selection天擇的演化過程中存活下來,就必須要在被消滅之前,找到自己在這個生態系統中的定位,並成功地消滅其他競爭對手。
現在的網路時代正是等同於寒武紀的時代,因為網路的基礎建設普及,加上WWW HTML語言清楚簡單,Web瀏覽器唾手可得,每一個人透過網際網路連結成一個非常龐大的網路生態體系,在這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中,參與其中的成員,也等同於寒武紀的新物種一樣,得在被消滅之前壯大自己。
在網路服務的生態裡,為了求生存,在整個網路生態系統中佔有一席之地,身為網路服務世界中的一個生產者,必須要找到自己不可被取代的定位。針對提供網路服務平台的公司,他們是平台的生產者,必須要製作並提供特殊、不可取代的網路服務,吸收足夠的消費者取用消費資料,網路消費者可以簡單地分為兩種型態:重度的消費與輕度的消費者,舉例來說,一個提供部落格服務的網站,他們必須要讓平台穩定,並吸收足夠的消費者提供文章與照片等等內容,讓消費者轉化為生產者,產出資料。
整合網路服務的服務,這些生產者的消費對象,就是其他網路服務的資料內容,他們負責整合不同的資料,例如收集網址Bookmark的網路服務,一方面利用其他網站的資料內容,一方面產出整合的網頁頁籤提供消費者使用,這樣的服務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。
不僅僅是提供服務的公司需要找到定位,當一般的消費者進入網站使用服務的時候,通常會免費無償地提供資料給該網站使用,這些消費者就成了資料內容的生產者,這些消費者也同樣是為了自己在生態系統中的定位、不可取代性,讓自己成為強而有力的生產者,舉例來說,就像是一般的使用者在部落格網站撰寫文章或提供照片,當這樣的內容生產者越多,就會讓這個生態環境越壯大,而這種生態環境常常會併吞類似的生態環境,這也就是網路服務的世界大者恆大的原因。
有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,致力於讓網路的消費者成為強大的生產者,這些生產者產出的內容資料越多,吸引到的消費者就會增加,為該網路服務加值,而這些消費者又會繼續成為下一代的生產者,生生不息。
在這樣的循環下,網路服務公司得致力於提供多數的消費者感興趣的服務,消費者則致力於尋找對自己有用的內容資料,甚至是尋找有用的服務平台,成為新的生產者,所以不管是公司或是個人,身為網路的一份子,隨時扮演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角色,貢獻給整個網路生態系統,讓這個系統日益壯大、無遠弗屆。
超越用戶創建的模式:Web 2.0 和語義網絡
wikipedia生態系統
生態系統
Netvibes Ecosystem
現在的網路時代正是等同於寒武紀的時代,因為網路的基礎建設普及,加上WWW HTML語言清楚簡單,Web瀏覽器唾手可得,每一個人透過網際網路連結成一個非常龐大的網路生態體系,在這個巨大的生態系統中,參與其中的成員,也等同於寒武紀的新物種一樣,得在被消滅之前壯大自己。
在網路服務的生態裡,為了求生存,在整個網路生態系統中佔有一席之地,身為網路服務世界中的一個生產者,必須要找到自己不可被取代的定位。針對提供網路服務平台的公司,他們是平台的生產者,必須要製作並提供特殊、不可取代的網路服務,吸收足夠的消費者取用消費資料,網路消費者可以簡單地分為兩種型態:重度的消費與輕度的消費者,舉例來說,一個提供部落格服務的網站,他們必須要讓平台穩定,並吸收足夠的消費者提供文章與照片等等內容,讓消費者轉化為生產者,產出資料。
整合網路服務的服務,這些生產者的消費對象,就是其他網路服務的資料內容,他們負責整合不同的資料,例如收集網址Bookmark的網路服務,一方面利用其他網站的資料內容,一方面產出整合的網頁頁籤提供消費者使用,這樣的服務既是消費者也是生產者。
不僅僅是提供服務的公司需要找到定位,當一般的消費者進入網站使用服務的時候,通常會免費無償地提供資料給該網站使用,這些消費者就成了資料內容的生產者,這些消費者也同樣是為了自己在生態系統中的定位、不可取代性,讓自己成為強而有力的生產者,舉例來說,就像是一般的使用者在部落格網站撰寫文章或提供照片,當這樣的內容生產者越多,就會讓這個生態環境越壯大,而這種生態環境常常會併吞類似的生態環境,這也就是網路服務的世界大者恆大的原因。
有越來越多的網路服務,致力於讓網路的消費者成為強大的生產者,這些生產者產出的內容資料越多,吸引到的消費者就會增加,為該網路服務加值,而這些消費者又會繼續成為下一代的生產者,生生不息。
在這樣的循環下,網路服務公司得致力於提供多數的消費者感興趣的服務,消費者則致力於尋找對自己有用的內容資料,甚至是尋找有用的服務平台,成為新的生產者,所以不管是公司或是個人,身為網路的一份子,隨時扮演者生產者與消費者的角色,貢獻給整個網路生態系統,讓這個系統日益壯大、無遠弗屆。
超越用戶創建的模式:Web 2.0 和語義網絡
wikipedia生態系統
生態系統
Netvibes Ecosystem
訂閱:
文章 (Atom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