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/3/9

我們 MbI - Yevgeny Zamyatin 薩米爾欽

「我們」是反烏托邦三大經典的第一本,第二是赫胥黎的美麗新世界,第三是喬治歐威爾的一九八四,自從大學時期閱讀了美麗新世界與一九八四之後,我還記得讀了這兩本書,寫了一篇報告,直到最近我才知道「我們」這第一本經典。

這類反烏托邦的文學,某方面來說,也可以算是一種科幻的小說,科幻小說強調在某種未來科技高度發展的社會中,人類生活在這樣的社會會產生什麼反應,常常都是印證了,科技始終無法改變人性的事實。

「我們」裡面所描述的社會中,科技也是非常進步的,在故事後段發展出了摘除想像力的手術,這些小說,一直在警告人類,要因應人性去發展科技,就如同Jobs所說的,在他個人追求科技發展的經驗中,NeXT 過度追求技術領先,最終以失敗收場,iPhone 與 iPod 的成功是因為發展的過程,以使用者的體驗為第一優先考量,以人性考量駕馭技術發展才是成功的王道。

每個人受教育的過程,除了嬰幼兒期的教育比較重視音樂、美術等美感教育之外,上了國小之後,開始國民教育,就開始了一連串的理性教育,就算是上美術課,也會遇到藝術家的生平與美術史,老師幾乎都不大會教授純粹的美感了,可能是因為美感是無法評量的,美感強調個人體驗,跟眾人之間的美感差距,完全無法量化,只知道你跟我之間不一樣。

數學一直都被視為是一個純粹的理性基礎科學,所有其他的科學,都是以數學為基礎,「我們」的社會,就是個以純粹的數學構築出來的世界。人民以數字編號為名,每個人按照固定的時間表進行課程,詩人以數學造詩,D-503最討厭的就是遇到不存在的無理數√-1。

故事是以D-503的每日札記進行,我們在閱讀的,是D-503從理性到遇到I-330的轉變過程,讀起來的感覺,就像是感冒生病了,卻又要上數學課寫考券一樣,明明告訴自己要理性思考,但卻又一直胡思亂想,腦袋裡面左邊在計算,右邊在放煙火的感覺,故事並不好讀,也許是因為,我想理性分析D-503的札記,但實際上一個慢慢瘋狂的人的日記,怎麼能讓人好好地喘息與思考呢?

D-503接受了摘除想像力的手術,混亂的生活終致平靜、穩定且單純,身為讀者的我們,該如何選擇自己的未來呢?跟著D-503回歸單純而理性 的生活,進入美麗的烏托邦,或是面對現實的世界,處理混亂的一生,要怎麼做,就由大家自己決定。

我們 (小說) wiki
反烏托邦三部曲先行者──虛構共和國的我與《我們》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